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400-963-0096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母亲往生记

2010年8月26日(庚寅虎年七月十七)12时20分母亲停止呼吸,终年62岁。 母亲生前信奉佛教,停止养肉食鸡,恭念阿弥陀佛和净空法师治病诀窍。本净师父为其三皈依,法名妙华。 母亲去世后,我与本净师父联系助念事宜后,和爸爸一起恭念阿弥陀佛。大约20分钟后,本净师父和一些在家居士来到我家,为母亲举行助念法会,师父和众居士换班助念,开示,持续到2010年8月27日中午是12时15分左右,将近24小...

汪禧成-改进号志

1932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为改进京汉铁路号志,派汪任汉口京汉铁路工务处技术课长。负责冯村及新乐二处桥梁建设工程,1934年7月调任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技术标准审订委员会主任技术员。1937年3月升专任委员,掌握全国铁路工务、号志及电信技术标准与规范等工作。1936年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之际,如由他经手规划的粤汉全线通信工程,材料已到正待施工;胶济铁路张店(今淄博市)的驼峰调车场及博山、青岛、济南...

“癌症妈妈”辞世 生命直播未断

  谢谢大家对她的关心,微博我会永远地为她写下去的。因开设微博而备受关注的扬州江都的癌症妈妈郭雪姣10日凌晨不幸去世,昨天下午,她的丈夫毛志勇说他将继续撰写微博,记录下两人风雨同舟的经历以及儿子天天的成长过程。   有网友...

汪禧成大事记

1896年10月5日 生于江苏省无锡县。   1911年 毕业于江苏常州中学。   1918年 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今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科。   1918年9月 先后在美国通用号志公司、孔勃伦油管公司、联合号志公司、雷定铁路新泽西站等处实习。   1921年7月 获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   1922年1月 回国,任北京交通部铁道技术统一委员会委员调部办事...

汪禧成-人物生平

  汪禧成,字孟贺,别号道中。1896年10月5日出生江苏无锡。父汪廷襄,30岁留学日本明治大学,参加辛亥革命,任孙中山临时总统府秘书,北京交通部路政司调查科长。汪禧成自幼聪颖,1909年无锡俟实小学毕业,1911年常州中学毕业,1918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前身)土木科毕业,被公派留美。他选了当时在我国尚是一片空白的铁道号志(今称信号)专业。同年9月到美国通用号志公司(G...

“癌症妈妈”上了央视

郭雪姣的坚强扭转了部分人对80后、90后娇惯的偏见 本报讯 昨日央视新闻频道再次聚焦癌症妈妈。昨日晚上6点,该频道《共同关注》栏目,以8分钟长的时间段报道了扬州癌症妈妈逝世的消息,主播欧阳夏丹充满深情地表示,郭雪姣虽然已经离去,但其精神永留存。 冰冷的微博变得温暖 本报记者注意到,央视这则报道分为三个篇章,首先是以《江苏高邮,众人今日送别癌症妈妈》为题报道了在高邮市殡仪馆郭雪姣追悼仪式的情况...

陈用文简介

陈用文   1918年4月--2007年10月19日   陈用文同志因病于2007年10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陈用文同志是江苏南京人,1918年4月出生于南京,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12月离休。   1937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股长、晋察冀边区总工会秘书长、晋察冀边区总工会石家庄办事处秘书长、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重阳思父

重阳思父 今天是重阳节,是中国人登高远足亲人团聚的日子。以前过重阳节,家里人全在,没觉得和平常有什么不同。今年的重阳节,父亲已离我们远去,使我全然没有了节日的感受,有的只有对父亲的追思与思念。几十年来,父亲对我们的养育,培养和期望;几十年来,父亲对家庭的默默奉献;以及几十来,父亲对国家的忠诚都使我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我经常登山,我会在山顶和您聊天,因为山顶高,离天堂近,您就在天堂。

张德庆主要论著

  1张德庆校译、审稿.苏联机械制造百科全书,7卷11章、11卷1章.   2张德庆校译、审稿.汽车拖拉机仪表.   3张德庆.公交汽油车改用煤气的问题.科学时代,1950,(2):3033.   4张德庆.柴油引擎改用煤气之概略.华东交通,1951,(1):1518.   5张德庆.汽车工业鸟瞰.汽车,1953,(10):510.   6张德庆.建设的汽车...

向国家提出关于制定中国燃料政策的建议

1959年5月国家科委召开可燃矿物综合利用会议,研究汽油匮乏的解决办法。他写了这篇长达二万字的建议,陈述了:液体燃料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应励行节约、保重点使用;对有燃料可用的地区,不供应液体燃料;同时积极试验各种代用燃料,使中国的燃料供应更为可靠。并阐述了:①发生炉煤气是可以广泛使用的代燃料;②发展柴油机;③液化石油气是很好的发动机燃料;④压缩天然气、压缩焦炉煤气(城市煤气)、沼气或天然气与上述气...

张德庆燃料研究

为上海市公共交通做出贡献。1949年上海市公交公司为节省外汇,曾试用城市煤气代汽油,但因产量小满足不了需要。又试用木炭、酒精代汽油,仍不能满足需要。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经济封锁,汽油匮乏,使上海市的公共交通面临停驶的困境;燃料费之高一度占全部营业收入的90%。为了响应上海市人民政府粉碎敌人封锁六大任务的号召,工会组织立功竞赛运动。在大家都为代用燃料苦恼时,作为总工程师的张德庆建议:全部...

张德庆生平

1929年回国后,任上海兵工厂工程师兼炮弹厂主任。1931年末工人传闻年奖金被厂长宋适骠吸鸦片用光,群起索奖捣毁了厂长室,厂长迁怒于他乃辞职。1932年1月任中国白铁制造公司工程师。不久一二八事变爆发,他积极参与十九路军的抗日活动,协助审查抗日技术建议提出处理意见。总结回国以来,他痛切感到:要彻底改变中国科学技术落后面貌,首要的是人才,科学救国需要更多有志于复兴中华民族的人接受先进科学知识、先进科...

张德庆大事记

 1900年8月10日出生于江苏宝山吴淞镇(今上海吴淞)。   19191923年上海南洋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获机械工程学士学位。   19231925年汉冶萍公司大冶铁矿技术秘书。   19251926年美国普渡大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1926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实习生。   19271929年德国西门子总厂练习工程师。   1...

胡耀邦参加齐燕铭追悼会

华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副主席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送了花圈。邓小平李先念副主席等参加了追悼会 乌兰夫同志主持追悼会 韦国清同志致悼词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二日电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齐燕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一日十二时二十五分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一岁。齐燕铭同志追悼会今天下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追悼会会场...

齐燕铭与“京剧革命”

作者:散 木 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信称赞齐燕铭     1943年,齐燕铭在延安参加了京剧《逼上梁山》的编导。这出戏的初稿是由中央党校研究员杨绍萱根据林冲的故事编写的,当时齐燕铭是中央党校教务处的文教科长,他还组织有票友性质的大众文艺研究社。《逼上梁山》经过众人加工修改,后来在演出中,齐燕铭还客串过其中的角色。1944年1月9日,毛泽东在观看了这出戏之后,当夜就写信给杨绍萱和齐燕铭,并将这封信...

我的父亲齐燕铭

日期:2009-05-20 作者:齐翔延、齐翔安 来源:《我的父亲齐燕铭》 齐燕铭(1907-1978)自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为国家建设、统战工作和文化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在本书中齐燕铭的女儿们撰写了父亲在金石、诗词、书法、收藏等多方面的造诣和情趣。 齐燕铭的家族算得上是北京的世家。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有浓厚的兴趣。祖母和父亲教他读古诗...

齐燕铭

齐燕铭(19071978) 曾用名齐震、齐鲁。蒙古族。北京市人。1930年毕业于中国大学国语系。曾在北京中法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鲁西北《抗战日报》主编、政治干部学校教务长,冀南行署太行办事处主任。1940年后任延安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参与主持创作评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1945年后,任中共赴重庆、南京代表团秘书长,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统...

齐燕铭因逼上梁山受尽迫害

 然而,这一切,当后来江青等在篡改历史、自我标榜时都不提了。甚至,文革中齐燕铭竟因当年的《逼上梁山》受尽了迫害。    据齐燕铭的孩子齐翔安回忆:齐燕铭早年就读于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系章太炎弟子吴承仕的再传弟子,虽然饱读国学,却实在只是一个书生。他不谙党内的斗争,这方面他很不敏感,很缺乏政治斗争经验。比如文化部讨论工作时,身为文化部副部长、党组书记的他,为起一个自我批评的示范作用,竟对自己在延...

京剧革命从《逼上梁山》开始

所谓京剧革命,分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关于内容,齐燕铭回忆说:《逼上梁山》把林冲和高俅之间的矛盾赋予了政治内容,即写林冲主张抗敌御侮,高俅主张妥协投降,将之作为两种政治矛盾的反映,而把高俅谋占林冲妻子的内容推到了第二位,这就与《水浒传》以及过去同一题材的戏曲和电影,仅限于描写林冲个人苦难遭遇截然不同。剧本旨在描写主人公林冲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思想转变的过程,也即特定历史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的...

诗词画画齐名家之列

齐燕铭早年写的诗词已不复存在,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立后那些紧张的日子里,他不再有闲情逸致,几乎想不起来做诗,只留下极少的几首。    至于作画,他则更没有时间了,所以在家里几乎没有见到过他画画。现在唯一留下来的,只有在他的会议记录本上,能够看到他粗粗几笔的速写,无非是会场上的人或者窗外的树。这些大概就是他当时的视野所能接触到的范围了。从这寥寥数笔中,几乎无从揣测他的构思和心情,但可以感觉到他的...
  共13371页,到第 页